11月13日,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彬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讲座主题为“司法裁决中的后果论思维”。本次讲座由江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炳烁教授主持,京口区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孙文、江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牛玉兵教授,张健教授作为与谈人,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王彬教授系统地探讨了司法裁判中后果论思维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其与法教义学的关系等问题。讲座从经典案例“杜德利案”切入,揭示了司法裁判中道义论思维与后果论思维的张力,继而指出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后果论思维为法官提供了考量社会效果的工具。然而,以行为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后果论思维面临忽视个体权利和价值评价尺度单一化的批评,王彬教授由此进一步区分了“行为后果主义”与“规则后果主义”,为后果论思维的司法应用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框架。
进而,王彬教授详细阐述了后果论思维在法律适用、事实认定方面的应用。在法律适用方面,后果论思维可以为法律解释结论提供验证,或者协助法官通过后果权衡选择最优解释方案,或者在规范冲突时通过后果考量消解规范间的价值冲突。在法律论证中,对于疑难案件,需综合运用后果论与道义论进行充分说理,通过理性论辩规则将伦理学论据转化为法教义学内部的理由。在事实认定方面,王彬教授分析了后果考量如何深刻影响事实推定以及证明标准的把握尺度。
最后,王彬教授深入探讨了法教义学框架下的后果考量问题,澄清了后果考量与法教义学相互排斥的误解。他指出法教义学并不排斥后果论思维,后果考量与教义分析相互支持。法律教义是司法裁判的基石,法律规则本身往往是立法者进行系统性后果考量的结果。在简单案件中,后果考量能对法律教义进行补强论证;在疑难案件中,它则能在教义学框架内引导法律续造创设裁判规则,帮助法官做出既符合规范又具合理性的“好的裁判”。

与谈环节,王彬教授就孙文主任、张健教授的疑问深入回应,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

王彬,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百青人才,南开大学法学所所长,司法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立法学研究会理事等职务。曾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四部,主编教材一部,在国际权威刊物 Argumentation发表论文一篇,在《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曾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奖项,曾赴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荷兰等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