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单勇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讲座主题为“数字时代的犯罪治理转型与法律变迁——以看门人规则为例”。本次讲座由江苏大学法学院张健教授主持,吴秋元副教授、申屠晓莉副教授、雷婉璐副教授作为与谈人,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单勇教授聚焦法学研究从部门法学到领域法学的转型,以“预防行凶”事例为引,指出传统刑法学以“回应型”思维为主导,侧重于犯罪事后的法律规制,而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立法实践日益呈现出“预防性”特征。他援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安全法》以及《江苏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条例》等法律法规,强调当前法律体系正逐步将治理重心转向源头预防与风险控制。
随后,单勇教授通过解析“杭州城市大脑”“未来派出所”“大数据反腐”等实践,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信息化手段对提升犯罪治理效能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信息技术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导致犯罪规律从“城市吸引”向“网络吸引”变迁。基于此,单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侵犯财产权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互联网犯罪类型。
最后,单勇教授以互联网黑灰产业犯罪为焦点,反思传统刑法规制中作用范围、预防效果、治理主体等局限,进而提出以“看门人规则”为核心的治理新路径。

与谈环节,单勇教授就吴秋元等老师的疑问深入回应,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单勇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犯罪预防研究所副所长。获江苏省第五届青年法学家称号,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3层次。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项目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