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苏大学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教授
副教授
在职教工名录
荣休教工名录
实践教学导师
硕士生导师
硕士生校外实践导师
学院文件
党委发文
行政发文
规章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教务制度
学术科研制度
学生工作制度
在职教工名录——理论法学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工名录 > 理论法学 > 正文
魏小强
 发布日期:2018-12-06 | 所属分类:硕士生导师 | 阅读次数:

教师姓名:  魏小强
职务职称:  副教授
所属系部:  理论法学
研究方向:  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职业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lightriver@163.com

个人简介(教育背景、教授课程、获奖情况、社会兼职或其他)


(一)教育背景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江苏大学法学硕士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

(二)讲授课程

法学导论 法理学 法律社会学 法律论辩

(三)社会兼职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理事 江苏路韬律师事务所律师

(四)获奖情况

先后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奖等奖励与荣誉称号。指导队伍在江苏省大学生禁毒辩论赛、江苏省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赛、江苏省财政系统法治辩论赛、中国长三角地区融资担保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被誉为“金牌教练”。


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主要期刊论文、发表著作、教学成果、参与编写教材或其他)


(一)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和谐社会建设中利益反哺的法律机制研(07FXC012)》、司法部国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治社会建设中的城市习惯法研究(21SFB2002)》等多项。

2.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法律文化与农民权利发展问题研究(12BFX013)》及重点项目《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18VSJ064)》《通过政府移风易俗的习惯法变迁研究(24AFX003)》等多项。

3.主持完成《中小律师事务所发展研究》《基层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合作项目多项。

(二)主要论著

1.《法伦理文化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合著2/2),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法治建设:理念、方法及实践》(主编1/2),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的解释框架》(合著3/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

4.《法意对话录》(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

5.《乡土法杰研究》(合著4/8),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

6.《阳光律程——江苏青年律师的成长与发展》(执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

7.《法律服务专业化探索》(执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

8.《农民权利发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时代命题》(合著3/5),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9.《理论法学课程思政案例教程》(主编1/2),江苏大学出版社,2024年。

(三)主要论文

1.《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语境分析》,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及对策》,载《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第1期(创刊号)。

4.《利益反哺的价值蕴含与法律实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5.《“偷猫偷狗不算偷”——一条民间规则的考察及启示》,载《民间法》集刊第7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律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问题及对策》,载《理论导刊》2010年第5期。

7.《社会纠纷解决中的利益衡量与规范选择》,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3期。

8.《利益反哺何以可行》,载《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9.《高校师生隐性作弊的行为特征与法律性质》,载《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3期。

10.《高校课程考试中隐性作弊的成因及对策体系》,载《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5期。

11.《当代农民法律意识发展的路径选择》,载《学海》2011年第5期。

12.《社会和谐的要素结构与规范调控》,载《社科纵横》2011年第9期。

13.《转型期村庄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生活》,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4.《担当与机遇:新农村建设中的律师服务与律师职业发展》,载《社科纵横》2012年第8期。

15.《利益平衡、规范协调与社会纠纷的解决》,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11期。

16.《民间法复兴论纲》,载《民间法》集刊第12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

17.《略论行政决策中的法治思维》,载《社科纵横》2014年第5期。

18.《通过乡土法杰的乡村纠纷解决》,载《学术交流》2015年第11期。
19.
《为什么是乡土法杰——乡村纠纷解决担纲者的主体条件和地位分析》,载《民间法》集刊第16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

20.《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转型律师事务所的薪酬规则》,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的非国家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

21.《法律多元视域中的都市习惯法》,载《民间法》集刊第17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

22.《律所分裂的制度因素——基于活法理论的个案研究》,载《民间法》集刊第19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

23.《司法与舆论的冲突何以发生》,载《河北法学》2017年第3期。

24.《法治的国家面相与社会面相——再论司法与舆论的冲突》,载《西部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

25.《城市社会中的熟人规范——基于生活经验的观察与思考》,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的习惯法世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

26.《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忍让——非暴力情境下的理性与自由》,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的纠纷解决习惯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

27.《法律阴影下的习惯权利——律师劳动者的内部权利及其秩序功能》,载《民间法》集刊第22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

28.《城市习惯法的秩序功能》,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城市习惯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

29.《网络法治探索的民间法向度》载《民间法》集刊第26卷,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2020年。

30.《当代中国法律中的村规民约》,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村规民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

31.《律师事务所分裂的权威因素研究》,载《民间法》集刊第28卷,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2022年。

32.《赢得信任——习惯法田野调查中的关键问题》,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习惯法的研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4年。

33.《社交媒体平台的习惯法》,载《习惯法论丛.当代中国数字社会的习惯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5年。


 



 
法学院公众号
联系我们
江苏大学法学院办公室  Email:law@ujs.edu.cn  电话:0511-88782665

Copyright © 2020 law.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您是本站第 539532 位访客